孙天枢亮相 2025 东方经济论坛:中俄需联合打造数字模型,破解跨境贸易数字化难题

孙天枢亮相 2025 东方经济论坛:中俄需联合打造数字模型,破解跨境贸易数字化难题

9 月 4 日,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(ВЭФ)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如期举行。在 “数字丝绸之路:中俄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合作” 核心分论坛上,中俄 B2B 数字贸易平台 QIFA(企发)创始人孙天枢作为特邀发言人,就两国数字经济合作方向提出关键建议,引发行业关注。

本次分论坛聚焦中俄数字领域深度协作,围绕联合技术解决方案研发、数字转型路径规划展开深入探讨,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亚非国家研究所所长阿列克谢・马斯洛夫担任主持。他在开场中强调,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驱动全球数字革命加速,中俄作为科技与经济大国,正成为全球经济格局与国际关系重塑的关键力量。

论坛现场,各界嘉宾围绕数字经济核心议题交流观点: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(ПАО «Сбербанк»)副行长亚历山大・韦贾欣指出,当前 AI 与大数据引发的数字革命,正同步变革经济形态与国际合作模式,中俄凭借强大科技潜力,在 AI 创新解决方案研发、新型商业模式构建上的联合项目已取得积极进展;阿里云大学副总经理何兵权则聚焦 AI 发展核心要素,提出 “数据质量决定模型性能” 的观点,强调高质量数据是 AI 技术落地的关键基础。

作为中俄数字贸易领域的实践者,孙天枢结合 QIFA 平台运营经验,分享了对跨境贸易数字化痛点的思考。他表示,当前 AI 技术虽发展迅速,但在跨境场景应用中仍存短板:“中国数字模型运营效率高、中文需求处理能力强,但俄语翻译精确度不足;俄罗斯模型则在俄语适配性上优势明显,却在运营效率上有待提升。”

针对这一现状,孙天枢提出明确方向:“在跨境贸易数字化进程中,打造融合两国语言特性、适配双方运营流程的中俄联合数字模型,已成为当务之急。” 这一建议为中俄数字领域合作提供了可落地的路径参考。

此次分论坛的成果进一步印证,中俄在数字经济领域并非被动顺应趋势,而是主动通过技术协同、经验共享构建自主创新生态。未来,双方在 AI 与数字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,将为两国经济增长、产业竞争力提升及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,也为 “数字丝绸之路” 建设提供更强支撑。